所谓"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磁"处理而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吸铁石,而此品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辨别的,自然是瞒天过海,蒙住了众多的工程选材,因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装饰工地,登上了一幅又一幅豪华幕墙。此名称是自《焦点访谈》曝光后诞生的,并且占据着大约65%的市场份额,而真正的国标:奥氏体型不锈钢[GB/T 1220-2007],新牌号-06Cr19Ni10,旧牌号-0Cr19Ni9(0Cr18Ni9), H0Cr21Ni10。日本标准SUS304不锈钢产品因价格较高而没有市场。
由于镍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磁性,即用磁铁来吸引!
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3280-92规定,共有55个规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两大类。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马氏体型不锈钢就是我们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汽轮机叶片、刃具类、喷咀、阀座、阀门、量具、轴承等等。制作刀剪类的不锈钢要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有一定的硬度。这类不锈钢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有磁性来说明不锈钢。
碳的影响:碳在奥氏体不锈铁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铁的强度.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铁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腐蚀的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铁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铁和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铁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铁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因此,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铁大都是碳含量小于0.03%或0.02%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随着碳含量降低,铁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2%才具有明显的效果,一些实验珠光还指出,碳还会增大铬奥氏体不锈铁的点腐蚀分倾向.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铁冶炼过和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铁表面增碳,且免铬的碳化物析出.
通俗地说,不锈铁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铁,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铁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铁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铁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铁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铁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铁;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铁和铬镍不锈铁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铁、耐硫酸不锈铁、耐海水不锈铁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铁、耐应力腐蚀不锈铁、耐晶间腐蚀不锈铁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铁、易切削不锈铁、低温不锈铁、高强度不锈铁等等。由于不锈铁材具有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410为马氏体不锈钢,淬透性好它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较好的耐腐性,热强性和冷变形性能,减震性也很好。要求高温或低温回火,但应避免在370-56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
410(1Cr13)不锈钢
新国标牌号:12Cr13
标准:不锈钢棒材(GB/T 122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2007)
对应日本SUS410,日本SUS403,美国403, 英国S40300,德国403S17
3Cr13不锈钢管钢标准:GB/T1220-1992,属马氏体类型不锈钢,该钢机械加工性能好,经热处理(淬火回火)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抛光性能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宜制造承受高负荷,高耐磨及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的塑料模具。调质处理后硬度在HRC30以下的3Cr13材料加工性较好,易达到较好的表面质量。而硬度大于HRC30时加工出的零件,表面质量虽然较好,但刀具易磨损。所以,在材料进厂后,行调质处理硬度达到HRC25~30,然后再进行切削加工。